| 
				
    
   不忘初心做公益 志愿传递献爱心 ——青海民建会员祁乐平获全国“正能量志愿者”称号! 
		
		  来源☆作者:乐平社工      发布时间:2019-05-16 12:43:37      访问量:475
		 
  
	 她被授予国际莫尼卡人道主义杰出奖;她不畏艰难,悉心钻研心理学;她坚持服务高原,为高原尤其是灾后群众解决心理问题;她致力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通过拓展、使用和传播心理学知识,加强人们的心理保健,增强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她就是青海民建会员祁乐平。祁乐平,女,藏族,1975年7月生,2009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现任民建青海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青海乐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心主任、青海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民建青海省委综合十三支部副主委。 
	 2019年3月5日起,西海都市报携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开放平台及各地省级媒体,面向全国寻找优秀志愿者。经读者和网友提供线索,媒体和天天正能量公益开放平台初选后,有100名优秀志愿者候选人入围全国评选。4月25日0时,网络投票启动,数十万网友参与点赞。在点赞助力的同时,100名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被不断传播,引发读者、网友共鸣。5月13日,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环节的激烈角逐,根据个人事迹、群体带动能力、口碑评价、示范价值等多维度内容综合考量,全国30名“正能量志愿者”榜单出炉,西海都市报推荐的祁乐平从全国1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2018年度全国“正能量志愿者”称号,获得10000元正能量奖金。 
	 绝大多数时刻,他们默默无闻奉献爱心,以“志愿者”三个字出现在世人面前。但这一次,30名“正能量志愿者”被推到台前。“把幕后志愿者推到台前,让持续做好事的他们被看见,被尊重,被赞扬。让爱循环流动,让善越来越浓,让人人都成为生活中的志愿者。”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开放平台总监王崇和希望,这份奖励,可以带动更多的人随手、随时、随地参与志愿服务。 
	 得知自己当选2018年度“正能量志愿者”,祁乐平激动地说,志愿者是社会上最具有爱心和正能量的群体,她会继续保持一名志愿者的初心,为更多人提供志愿服务,努力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传递正能量。2010年4月我省玉树地震发生后,在民建青海省委的号召下,祁乐平第一时间组成心理救援小组赶赴灾区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并积极捐款捐物。2012年至今,她带领该中心先后开展了西宁市低保家庭自闭症儿童心理康复及生活救助、服刑在教人员子女进行心理帮扶及生活救助、残疾人精神慰藉和生活救助等系列活动,在公益路上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据悉,此次评选活动的奖金祁乐平将全部捐献给青海省“西海公益”,用于我省的慈善事业建设。 
	 附:祁乐平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民建会员祁乐平—我爱这片草原上的人们 
	 我爱草原,更爱这片草原上的人们 改革开放前的黄南州道路交通不便,农牧区群众生活艰苦,观念也较为落后,许多地方存在着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观念,家庭暴力也经常发生。这些都给祁乐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开始思索解决的方法。受到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心理学姐姐的影响,她开始有意识的接触心理学,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她义无反顾的选修了心理学。祁乐平在少女时代最喜欢高尔基的一首诗,诗中这样写道: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在高中时她就联合几位同学捐助了一名因家庭贫困辍学的藏族小姑娘卓玛,现在卓玛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对于祁乐平来说,对都市的熟悉远不及对草原熟悉,她喜欢汽车驶出西宁,看到一片片草原铺在眼前,草原上那一簇簇盛开的格桑花,花瓣如绢般柔软,看上去很淡薄,却有着极顽强的生命力,安静的在蔚蓝的天空下生长,就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族儿女。“我爱草原,更爱这片草原上的人们,我要用我的所学去帮助他们”,祁乐平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经过多年刻苦的学习,她先后取得了心理学硕士学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和国际注册高级EAP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现在,由祁乐平担任主任的青海乐平心理卫生咨询中心做为青海省首家专业心理健康卫生服务机构,拥有在册咨询师二百多名(其中包括蒙古族、藏族、回族、土族等),拥有省内最强大的心理咨询师团队。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大、北师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华西医科大学以及上海、广州、郑州、四川、甘肃、宁夏等省市各大心理机构建立了资源共享科研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乐平心理卫生咨询中心与各大医院、学校、妇联、公安、监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团体咨询与培训,为我省培训心理咨询师350名。通过开展教育心理辅导师培训、和谐校园建设、婚姻家庭、亲子关系沟通、子女教育问题、学生心理问题、考前解压、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指导等工作,接诊心理问题的来访者2200多名,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快乐的生活。 
	 我要和孩子们在一起 2010年4月14日我省玉树州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在民建青海省委的号召下,祁乐平立即自发组成心理救援小组赶赴灾区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并积极捐款捐物。孩子们惶恐的眼神和无助的哭泣牵动着所有人的心。4月23日祁乐平在劳动路小学对该校教师进行了《教师如何对灾后学生进行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关怀及心理疏导》的讲座。4月26日,她又到南川西路小学对来自玉树灾区的孩子们进行团体心理疏导……2011年元旦乐平心理咨询中心的全体老师带着新年礼物去玉树和玉树的孩子们共度新年; 2011年2月25日祁乐平和老师们去玉树接放寒假孩子们返回西宁上学;2011年4月14日祁乐平和老师们来到玉树进行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活动。 “天灾无情,我要和孩子们在一起,为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即便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2010年4月15日,玉树地震的次日,祁乐平就匆匆赶往玉树。地震发生的最初,心理咨询其实还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去了。“我是高原的儿女,灾区里有我的同胞,能为灾区做点啥就做点啥。”凭着这样朴素的想法,祁乐平跟着去玉树执行任务的果洛特警队的弟弟第一时间赶到玉树。去之前,她找了一辆面包车,拉了些救灾物资,到了玉树她不顾疲劳,赶紧把方便面、罐头、矿泉水等物资分发到群众手里,没有给自己留一点。她跟着救灾人员一起,四处奔波,在废墟里寻找幸存者活着的人。在一处废墟,她找到了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她背上背一个,怀里抱了一个,把孩子们往赛马场转移。“平时抱着自己的孩子走半截路都非常吃力,也不知道我那时候咋那么有劲,反正一直在干活,到晚上才发现异常疲惫,而且一点吃的都没有,一口水都没有。”祁乐平的弟弟再次见到姐姐已经是三天后了,他看到姐姐捂住的大口罩黑乎乎的,满身是土,头发散乱,声音嘶哑。这是他平常所熟悉的那个爱干净、穿着得体的姐姐吗?他给姐姐递了一瓶矿泉水,她摘下口罩,干裂的嘴皮子已经出血了,几天没好好吃饭休息,姐姐的下巴都尖了。他知道,头天来的时候,姐姐把东西都分发完了,所以,两天来祁乐平基本没吃东西。 
	 我就是他们的妈妈 
	       4月26日,祁乐平负责接洽,把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的129名学生护送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祁乐平和其他老师们一直陪伴着孩子们。天色一黑,孩子们不但不睡,反而坐起来了,其中两个孩子不停地说:“你听,老师,地在叫。”祁乐平来到这孩子身边,紧紧地抱着他:“听妈妈的话,地没叫。这里很安静,很安全。妈妈在你身边。”“我什么都没有了。”这孩子也抱着祁乐平,带着哭腔说。“你有的,你还有我,我就是你的妈妈。”其他老师也抱着年纪小的、情绪激动的孩子们,孩子们团坐在一起,有的犯起了困。就这样,祁乐平抱着这个孩子过了一夜。从第二天开始,孩子们都喊她“妈妈”,祁乐平眼含着热泪答应着。“对这种大灾难后的心理干预,前期只能是陪伴、安慰,给他们安全感。这些孩子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惊恐、没有安全感。为了给他们安全感,我们中心的老师们三天三夜都没怎么睡,陪他们。尤其是半夜,我们还打着手电筒到每个宿舍查房,因为有的孩子确实睡不着,我要让他们知道,一直有人在负责他们的安全。“从那时候起,我真的觉得,我就是他们的妈妈,他们也把我当作妈妈。我会随时随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不管是见面还是通电话,我是离不开他们了,”祁乐平这样说道。2010年“六一”儿童节,祁乐平出资,带着十六名灾区孤儿去北京过节。“换个地方,和小朋友在一起,会让孩子们有安全感,他们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能更快从恐慌中走出来”,祁乐平和这个特殊的团体一起过了“六一”儿童节,“节日里自己的孩子没人陪,孩子打电话来就哭,我不是一个合格母亲。”长叹一口气,祁乐平无奈的说。 奉献爱心就是收获快乐 
	       2008年4月,祁乐平和中心的老师到民和县北山乡、转导乡开展心理疏导。这两个乡因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这次活动祁乐平一住就是20天。北山乡和转导乡在脑山地区,山大沟深。有些地方没有路,祁乐平和中心的老师们要翻山过岭才能到达,漫山的沙棘、黑刺扎得他们腿上鲜血直流。在寒风凛冽、白雪茫茫之中,祁乐平顶风踏雪,开展了多次心理辅导,有一次在帐篷教室里上课时,祁乐平动情的说“快乐的方法就是去奉献爱心,帮助他人”,人群中爆发出长久的掌声。 
青海社工网 ©2013-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13897622488 电子邮箱:810071698@qq.com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苑路5号 工信部备案号:青ICP备14000046号-3  |